关于牛、虎的对联、成语和故事?

      编辑: 郭世 阅读

汗牛充栋九牛一毛牛溲马勃对牛弹琴庖丁解牛

目无全牛九牛二虎之力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牛刀小试风马牛不相及

气冲牛斗犀牛望月气冲斗牛牛头马面马牛其风

吴牛喘月牛不喝水强按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一牛九锁犀照牛渚如牛负重气吞牛斗气壮如牛

牛衣对泣牛毛细雨牛郎织女一牛吼地执牛耳

多如牛毛九牛一毫瘠牛羸豚鸡口牛后牛黄狗宝

买牛卖剑老牛舐犊一牛鸣一牛鸣地羞以牛后

气喘如牛气克斗牛马牛襟裾骑牛读汉书牛鬼蛇神

牛溲马渤土牛木马争猫丢牛泥牛入海瘠牛偾豚

风牛马不相及初生牛犊不怕虎割鸡焉用牛刀

九牛拉不转茧丝牛毛鸡尸牛从汗牛充屋牛鼎烹鸡

买牛息戈马勃牛溲马浡牛溲马面牛头蛇神牛鬼

司马牛之叹牛头不对马面骑牛觅牛蹊田夺牛

齐王舍牛牛衣岁月牛听弹琴亡羊得牛椎牛飨士

蜗行牛步猕猴骑土牛归马放牛喘月吴牛吹牛拍马

充栋汗牛带牛佩犊槌牛酾酒版筑饭牛服牛乘马

对牛鼓簧风马牛汗牛塞栋呼牛呼马蠒丝牛毛

襟裾马牛目牛无全犁牛骍角犁牛之子扛鼎抃牛

老牛破车牛高马大牛刀割鸡牛骥共牢牛骥同槽

牛骥同皂牛角挂书杀鸡焉用牛刀以羊易牛

鼠入牛角牛农对泣牛头不对马嘴牛蹄之涔

牛马襟裾牛羊勿践牛衣病卧牛口之下牵牛下井

牵牛织女敲牛宰马牛衣夜哭牛之一毛牛蹄之鱼

牛蹄中鱼牛星织女牛童马走童牛角马屠所牛羊

散马休牛休牛归马休牛散马椎牛歃血壮气吞牛

牛角书生牛角之歌牛骥同皂裾马襟牛犂牛骍角

犂牛之子卖剑买牛鲸吸牛饮呼牛作马饭牛屠狗

放牛归马隔山买老牛笔误作牛搏牛之虻床下牛斗

归马放牛

此典出自《尚书·武成》。书中讲,周武王统帅大军消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但是江山虽定,山川大地却满目荒凉,一片萧条,商纣王的残暴荒淫使百姓民不聊生,痛苦不堪。面对这们的局面,周武王心里非常焦急,如何使用权国家重新兴旺,经济发展起来呢?于是他施行仁政,希望百姓能归田务农。于是,周武王削减了军队,提倡文教。

当时为了作战,征用了许多马和牛,现在战争已结束,应全力发展经济。于是周武王下令把马放回华山的南面,把牛放回桃林的原野,他想以此来告诉百姓战争结束了,战备放松了,不再用兵打仗,希望百姓能全心投入生产。

百姓看到周武王这样的命令,渐渐安心了,于是周朝很快兴旺发达了起来。后来人们主就用归马放牛比喻战争停止,不再用兵。

杀鸡焉用牛刀

此典出自《论语·阳货》:春秋时代鲁国有一座城市叫武城。孔子的一名学生子游当了武城的长官。他重视礼乐教化,认为这样的治理必定有效,于是他用礼乐老乡化百姓,城里处处可以听到弦乐歌声。有一天,孔子来到了武城,听到城里一片弦乐歌声。他知道这是他的学生子游所为。孔子见到了子游,他便开玩笑地说:杀鸡哪里要用牛刀呢?子游正色地回答:我时常听先生说,'君子学了礼乐就会爱人,小人学会了礼乐就听使唤。'我之所以用礼乐来教化他们,就是让他们能有修养。现在城里的百姓都讲礼让,都能互相谦让,这正是我初时制定政策的目的。孔子听了非常高兴,说:说得太好了!

在子游的治理下,武城邑一直太平安宁,而且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后人常用杀鸡焉用牛刀表示不必小题大作。

风马牛不相及

出自《左传·僖公四年》:春秋时,齐桓公率领诸候的军队侵袭了蔡国,但是他并不甘心,又要攻伐楚国。当时,楚国处在南方,齐国却处在北方,双方相距遥远,众臣都劝齐桓公不要操之过急。齐桓公听不进任何劝谏,执意要攻打楚国。楚国境内一片惊慌,唯恐什么时候突然遭到齐桓公的袭击。

楚成王焦虑不堪。国家处在危难之中,得想个法子合民众安心,恢复以往的安宁。这时楚国的一位大臣勇敢地站出来对楚成王说:大王,臣愿出使齐国。于是,楚成王便派遣他作为使者到齐国军营里去游说。见了齐桓公,他说:齐王,你们齐国人居住北方,而我们楚国处在南方,相隔数千里,如果你们国家的马牛走失会不会跑到我国境内来呢?怎么可能?齐桓公一笑置之,那么我国本来天下安宁,百姓勤劳,融融乐乐,现在你们的兵马要践踏我们的领土,使百姓终日惶恐不安,朝廷上下也深感不平,难道是楚国招惹了你们吗?如果您们执意不收兵,那么楚国上下会全力以赴,奋起反抗!使者义正辞严。齐桓公顿时语塞,只好收兵。

后来人们用风马牛和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出自《战国策·韩策一》: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其中秦国势力最大,经常侵略别国。而韩国是个弱小的国家。韩国的国君为了保住自己的国家,准备接受秦国提出的条件,向秦国屈服。就在这时,纵横家苏秦来到了韩国,他听说韩国向秦国投降,心中很焦急,因为韩国国君的这一决定完全与他的六国联合抗秦的主张相反。于是他劝韩王说:俗话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你现在准备和秦国结交,而且还是向他称臣,这和成为牛肛门又有什么不同呢?韩王软弱胆小,苏秦竭力劝说,最后韩王终于决定要独立自主,摆脱秦国的控制。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意思是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则臭的牛肛门。后来人们常比喻为宁可小范围内作主,而不愿在大范围内听人摆布。

牛衣对泣

出于《汉书·王章传》:西汉时,有个人叫王章,他是泰山钜平人,出身贫寒,年轻时到京城长安读书,是太学中的一个穷学生。他和妻子住在一所简陋的房子中,家徒四壁,甚至连闲和被褥都没有,生活十分清苦。这年冬天,天气寒冷,王章夫妻只得在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草作床,身上盖的是乱麻和草编成的牛衣。有一次,王章得了重病,失去了生存的信心,躺在牛衣中哭起来。他一面哭,一面和妻子诀别。他的妻子是个坚强、贤惠的女人,她劝慰丈夫说:我们虽然很穷,只要你养好身体,发愤读书,目前的困境是可以改变的,为什么要这样绝望呢?王章听后,很受感动,决心生存下去,在妻子的照顾下,他的身体果然一天天好起来。并且功成名就,汉元帝时官至左曹中郎将,汉成帝时又从司隶校尉选拔为京兆尹。

后来,牛衣对泣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生活贫穷和困苦。

九牛一毛

出自《史记·报任少卿书》:汉朝名将李陵带兵讨伐匈奴,不幸战败投降,汉武帝听到后非常生气,痛骂李陵叛国,不少大臣也随声附和,中人司马迁认为李陵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在等待立功赎罪的机会。汉武帝见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十分生气,下令把司马迁关入黑牢,处以残酷的腐刑。司马迁本想自杀,了结自己的一生,但他又想,自己只是一个地位低微的人,即使死了,在皇帝和大臣的眼里,只不过像九牛亡一毛罢了。于是,他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决定坚强地活下去。就是在这种坚毅精神地支持下,他在狱中含辛茹苦,写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巨著,留芳千古。

后来,人们便把司马迁这句九牛亡一毛简化为九牛一毛的成语,比喻极为渺小,轻微,一点也无关紧要。

老牛舐犊

出自《后汉书·杨彪传》: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主簿,名叫杨修,聪明博学,智慧过人。一次有人给曹操送来了一盒他很喜欢吃的酥点,曹操高兴地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曹操因有事顾不上吃就出去了。杨修马上打开盒子,叫大家将酥点分吃了。曹操查问此事,杨修说:您在盒上写着'一合酥',这不就是人们一人一口酥吗?我们怎敢违背您的命令,就把它吃了!曹操虽然很不高兴,但也无话可说。

又有一次,魏蜀战争中,曹操领兵攻打汉中,驻军于斜谷界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进攻并不有利,退又怕丢面子,心中很不平静,正在这时,厨子给曹操送来鸡汤,汤中有块鸡肋,曹操感慨万分。这时,夏侯淳来请示口令,曹操随口说道鸡肋!鸡肋!杨修听到口令之后,马上收拾行装。夏侯淳见了,问他为什么,杨修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宰相把汉中当作鸡肋,就是留在这里没有必要了,要准备回去了。所以我先收拾好行李。后来,曹操果然下令回师。曹操知道杨修早就猜中他的心意,万分嫉恨,又因杨修是曹的对头袁术的外甥,怕以后会有后患,所以就借口杨修扰乱军心,把杨修杀了。杨修被杀,老父杨彪万分痛惜。一次,曹操问道:你为什么瘦得这样厉害啊!杨彪悲伤地说:我像老牛舐犊一样,爱我的儿子,现在小牛死了。我这老牛怎么能不瘦呢?曹操听了,默默无语。

后来,人们以老牛舐犊这一成语用来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挚感情。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