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养牛场(南方养牛场喂什么)

      编辑: 姬云 阅读

1. 南方养牛场喂什么

在南方也是可以放牧养殖的。把一些荒山包下来,只要草料还不错直接围栏就可以放养了,而且牛场也不需要盖,有一个开放式的牛舍就可以搞定,造价还是挺便宜的。

如果是精粗饲料搭配养牛,一般一年多也可以出栏了,这个时候育肥牛也是更有优势的。

当然包山头放牧也仅限于当地种植业不发达的地方。

其实现在不少南方地区都是一些老人村,青壮年都跑进城打工了,农村出现了很多的荒地。这些地现在都已经长满了草,而且还是肥肥的草,可以租下来建个围栏,费用也不高。这种直接在荒地上进行放牧也是可行的,草料充足,还是比较省钱的。而且放牧养殖肉牛体质会更加好,药费都能够省下来不少的

2. 南方养牛困难在哪里

南方不适合养牛。

南方不适合养牛的原因有南方天气太炎热且持续时间长、春夏季降雨过多等,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牛很容易产生热应激引发一种急性病,具体症状表现为体温偏高、虚脱缺氧、浑身大汗和脑神经机能紊乱等,发病后应该及时处理,不然可能会造成牛的死亡。

3. 南方养牛场喂什么好

适合南方养的耐热的肉牛:利木赞牛和西门塔尔牛

利木赞牛,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利木赞高原,并因此得名。在法国,分布于世界许多国家,利木赞牛以生产优质肉块比重犬而著称 。骨较细,出肉率高。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并不是纯种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种。但由于西门塔尔牛产乳量高,产肉性能也并不比专门化肉牛品种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

4. 养牛场喂牛

养牛晚上开灯不会睡觉。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意思就是说人想要富裕需要有机会得到一次财富,而马想要喂的肥,就必须有夜草,在晚上可以合理喂食,牛也是增加体重速度最快的。

有好处,一是需要有一定的光照强度,再是累计白天长度16-18小时,可奶牛产奶量增加1.5-2.3公斤,同时采食量也会有所增加,大约0.5-0.9公斤。

如果晚上不喂食的话没有必要开灯,晚上牛是需要休息的。

和大多数家畜一样,牛的饮食也是比较规律的,因为我们家一直在养牛,所以还是有一点经验可以谈的。一般来说牛主一天时间喂两次,分别是早上七点之前和晚上八点以后,这两个时间段牛需要大量进食,满足体能需要,而中午则需要饮水一次。

5. 南方喂牛什么草养牛最好

适合牛的牧草有:

多年生黑麦草:全国的适应能力很强,生命力比较旺盛,对各地的土壤要求不高,同时再生能力也比价好、耐寒能力也强一些,一亩地可以产鲜草产量6000千克,收割后七天左右开始返青从新长,草的质量柔软、味芳香,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也是牧草中最高的。

红三叶草:属于的豆科、生长期非常长大概有2年~4年左右,适应潮湿暖和的气候在南方地区种植非常好,夏天不太炎热,冬天不太寒冷的地区最适宜种植。红三叶草产量也非常高,再生性强也非常强,在南方地区一年可收割四次左右,一亩地可以产出3000千克左右,在南方可收割4次~5次,管理好产量可达5000千克~6000千克。也是不可多得的好品种,

扁穗雀麦:属于是禾科植物,适宜湿润而冬季温暖的气候,耐寒性较差。东北地区不时候种植、内蒙古都不能越冬,耐盐碱能力较强,耐旱力也是不以上几种强非常多,但是不耐积水、对土壤肥力要求也非常较高。要常常施肥才能加快生长速度,扁穗雀麦适口性好,各种家畜都喜欢采食。主要是营养价值高多少产量就低一些大概亩产2000千克左右。

紫花苜蓿:属于豆科多年生长的,养殖的朋友们称为牧草之王,种植一次利用5年~7年左右,营养价值也非常高是养羊的最好饲料,生长环境喜欢在潮湿的山区种植,昼暖夜凉最适合苜蓿生长。此草的抗寒抗旱性强,可抗住零下30℃的低温。喜中性或微碱的土壤。初花期收割,过早影响产量,在南方地区一年能割3次~4次。营养价值高,粗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丰富。一般亩产青草5000千克~6000千克,每2千克~3.5千克鲜草可晒制1千克干草。是储存起来长期喂羊的最好选择,

白三叶草:也是属于豆科植物,种植寿命较长,一般十几年以上。喜温暖、潮湿气候、生长适温为19℃~24℃,耐热性、抗寒性比红三叶草要强一些。耐酸性土壤,不耐盐碱、不耐干旱,但是营养价值很高,无论放牧或收割主要利用其的叶片,产量是比较低。

种植牧草需要先了解自己所在的地区适合种植什么品种的牧草,牧草的地区性比牛羊的地区性还高,种植牧草养牛是以后大力发展的趋势。

6. 南方养牛场喂什么肥料

, 有机肥料

茶园施用的有机肥料主要有饼肥,厩肥,海肥,堆肥,腐殖酸类肥和绿肥等。

饼肥是我国茶园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有机肥料,使用较多的有菜籽饼,棉籽饼,茶籽饼,大豆饼,花生饼,桐籽饼等,其营养成分完全,有效成分高,尤其是氮素含量丰富,碳氮比低,施用后养分释放迅速。

7. 南方养牛基地

建议养殖西门塔尔牛 这种牛适应力强 母牛的难产率低 适合饲养的。

这种牛生长速度快 长势好,

还有水牛也可以养殖,

水牛抗病性强性格温顺耐湿热。

南方地区养殖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都可以的,适合江西,浙江,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区。

该牛毛色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头、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为白色,皮肢为粉红色,头较长,面宽;角较细而向外上方弯曲,尖端稍向上。颈长中等;体躯长,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胸深,尻宽平,四肢结实,大腿肌肉发达;乳房发育好,成年公牛体重乎均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

8. 大型养牛场都需要准备什么

肉牛长途运输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牛运输工具的选择

  1、一般选用汽车运输较好,只需装、卸各一次即可到达目的地牛场,省时省力,牛损失几率小。汽车运输可有两个司机日夜兼程,途中方便寻找供水点保证奶牛饮水,也方便随时停车处理紧急事宜。夏天炎热,可早晚行程,中午休息,避免牛热应激反应。

  2、车型应使用双排坐的高护拦敞篷车,车护栏高度应不低于1.8米,切忌使用低护拦车。车身长度12米为宜,运输未成年牛(300公斤左右),在春、秋季每车装21——26头为宜,夏季每车装18——21左右头牛为易。车厢顶部分用松木棒或钢管捆扎,可放途中饲喂的干草捆和饮水器具。

  3、防滑牛在车厢里会有许多排泄物,使车厢地板很滑,为了减少因地面不平,可在车厢底放置熏蒸消毒过的干草或草垫,厚度在20——30厘米以上铺垫均匀。

  二、牛运输饲草和饮水器具的准备

  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牛只必须保证每天饮3——4次水,采食每头牛每天准备5公斤左右干草。

  1、饮水器具每辆运牛车配备长15米以上的软水管一根,配发10个左右熟胶橡皮桶,塑料桶或盆都易被牛踏坏和挤烂,或用帆布做成软水槽固定在车厢一边。另外运输途中若经过水源缺乏的地区,可备一个能装100公斤水的大桶一个,预防水源缺乏时应急用。

  2、饲草饲草要选经过熏蒸消毒过的苜蓿干草捆。平均每捆35-40公斤。草捆中严禁混有发霉变质的草,以免牛只食入后发病。干草捆可放在车厢的顶部,用帆布或塑料布遮盖一下,防止途中雨水侵湿变质。

  三、牛运输途中疫病的防治

  由于长途运输中,牛只应激反应较大,免疫能力下降,因此在隔离场期间就应免疫注射上相应的疫苗,确保牛只能够抵御疫病的侵袭。

9. 南方养牛场喂什么饲料

南巨吃金色的卓越饲料。

卓越饲料配方:超大型龙蛋1个、焦红辣椒1个、稀有花朵1个、紫果子10个、纤维5个和水。

南巨是一个巨大的、脾气暴躁的食肉恐龙,体型远超霸王龙,超强的攻击力使他们在岛上任何地方罕有天敌,但是这也决定了南巨的独行者身份!南巨驯服后有一个愤怒值,如果受到的伤害够高!便会发狂,眼睛变成黄色,然后敌我不分攻击身边的生物!

10. 南方养牛场建设

南方草山草坡放牧养牛技术

一、合理选择放牧草场

南方土地肥沃,光、热、水、充足,适合牧草生长。草场具有多样性,分为山地草甸草场、山地草丛草场、灌木草丛草场、疏林类草场、灌丛类草场及农林隙地类草场,草场级别差异较大。南方多山地丘陵,地势不平,而且往往草、林、农交叉,草场分散。所以要结合牛的生活习性,合理选择适宜放牧草场。一般选择成片的草场,小的牛群也可以选择农林隙地类草场。草场植被条件要好,产草量要高。草场坡度应低于35°,坡过陡,不利于牛的采食,且易对牛造成伤害。尽量不选择山间洼地或者种植水稻的水田,因为牛体重大,易陷进去。

二、确定合理的放牧季节、时段和方法

根据湘中地区气候情况,适宜的放牧季节是每年的3月中旬至11月底,全年放牧时间7 个半月。开始放牧时间和收牧时间,要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和草场情况而定。

每天放牧2 次。第1 次:早上6:00-9:00;第2次:下午16:00-18:00,全天放牧5个小时。每天放牧时间还要根据草场情况和牛的采食情况而定。牧草生长茂盛,则减少时间;牛吃饱后会自动回牛场,放牧人员要遵从牛的意愿,不勉强放牧时间。

霜期过后,牛吃露水草有益,长膘快。但开春牧草鲜嫩,含水分高,纤维少,大量采食会引起肠胃不适。如果过量采食苕子、紫云英、白三叶等豆科牧草,会在瘤胃内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臌胀病。为避免拉稀涨肚,在开始放牧的前15天左右,每天第1次放牧前,先喂干稻草至半饱,然后再放牧。

秋季牧草变老,水分减少,干物质增加,适口性下降,宜增加第1 次放牧时间,减少第2次放牧时间。

参考资料:肉牛养殖抓秋膘很重要

三、适宜的选择品种与牛的类型

南方草山草坡往往比较陡峭,坡度较大,非人工种植的原生态草场,草的生长情况不一,不是所有品种和生长阶段的牛都适合放牧。一般来讲,南方本地牛、安杂牛等更适合放牧。南方牛个体小、蹄质坚实、四肢强壮、行动敏捷,适应山地放牧。大型品种,如西门塔尔、夏洛莱等在山地放牧适应性就较差。

育肥牛对营养要求高,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运动,加之南方草场质量不高,不适于放牧。若是草产量较高的人工草场,也可以放牧育肥。

放牧牛主要是母牛和育成牛,南方草山草坡原生态草场基本适应母牛、育成牛的营养需要。母牛怀孕8个月时不再放牧,否则易流产。母牛产后前2个月不适宜放牧,因为此时若带犊放牧,犊牛易受伤,不带犊牛放牧,母牛采食不安心,屡屡跑回牛舍,很难管理。

四、实施轮牧和分群放牧

非人工种植的放牧草场属于原生态草场,二、三级草场居多,牧草种类禾本科占60%左右、杂类草30%左右、豆科牧草10%左右,产草量参差不齐,载畜量差异较大。南方属于黄壤或黄红壤土质,通透性不如沙质土,经踩踏后易板结,野生牧草耐踩踏性比较差,在同一地块上放牧时间过久极易造成草场退化。为此,要根据草场情况确定载畜量,并采取轮牧措施。一般草场,2头牛/hm2,将草场隔断若干地块,每块牧草放牧3~5天,然后轮牧到其他地块,让牧草休养生息,恢复生长。放牧牛采取分群措施,避免公母牛、大小牛混牧。可以将放牧牛群分为育成牛群、空怀及怀孕前期牛群、带犊牛群三大类,分群放牧。

五、放牧牛的管护

合理配置放牧人与放牧牛的比例。在大规模草场上,每人可以放牧200头左右;在小型牧场,特别是山坡地草场,每人放牧50头左右。要做到人随牛走,任牛采食,人与牛保持10m左右距离。在牛没有出现啃食庄稼、树木等情况下不赶牛,远离噪声较大的地方,在草场附近不能放炮开山,为牛创造一个安静的放牧环境。及时观察牛的采食情况,判断牛的采食量,当发现牛主动回牛舍时,说明已经吃饱。注意对个别牛的观察,及时发现发病的牛。注意天气变化,发现天气异常,应及时收牧。特别注意观察发情动态,出现爬跨、稳

栏等情况及时记录,告诉技术人员适时配种。

在比较大或者离牛舍较远的草场应安装补水设施,供牛及时饮水。饮水设施宜安装在树荫下,同时满足牛群乘凉和饮水的需求。

六、采取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方式

放牧养牛是经济有效的饲养方式,但枯草季节、恶劣天气不能放牧,草场质量不好时牛吃不饱,这些情况均需要补饲。补饲分为季节性补饲和临时性补饲。

季节性补饲主要是在枯草季节,采取舍饲,每天喂2次,上午6:00-9:00,下午3:00-6:00。育成牛每天补饲稻草3Kg、青贮5Kg、配合精饲料0.8Kg;空怀及怀孕前期牛每天补饲稻草4.5Kg、青贮4~5Kg、配合精饲料1Kg。

临时性补饲主要是在放牧季节天气或者草场质量不好时进行。遇到下雨天不能放牧,把储备的稻草、精饲料放到牛舍内饲喂,育成牛稻草每次饲喂2Kg、精饲料喂0.2Kg,空怀及怀孕前期牛稻草每次饲喂3Kg、精饲料喂0.4Kg。草场质量不好时根据牛采食程度及膘情,适当补饲稻草及精饲料。

七、放牧牛疫病防治

放牧牛群风吹日晒,有时淋雨易患感冒;草丛中蜱较多,易被寄生还会引起焦虫病;草场地势陡峭,石头多,经常引起外伤。

1、感冒:用30%的安乃近20~40mL加入青霉素400万~640万IU进行肌肉注射,每天2~3次,连用2天即可痊愈。

2、除蜱:对全群牛使用伊维菌素0.02mL/kg,皮下注射;或用敌百虫配成2%溶液喷洒体表,1次/天,连喷2天,并对牛舍清扫消毒。

3、焦虫病:将血虫净配成5%的溶液进行深部肌肉注射,7mg/kg,每日1次,连用3天,最多不超过5天。

4、外伤:小伤口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再用络合碘进行消毒,最后撒上消炎粉。大伤口消毒后要缝合,并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1.5万~3万IU,尽早应用抗菌素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