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牛的诗(苏轼写牛的诗有哪些)

      编辑: 滕彦 阅读

1. 苏轼写牛的诗

如果从隋朝开始,中国开科举这1300多年,大概出了800名状元,可是如果真的能叫的响状元却没有几个,大概能被大众知道的比如:唐朝王维,清朝的实业家张謇等,也就是寥寥数个。我们今天介绍历史上科举最牛的第二名,苏轼。他的一生可以说跌宕起伏,但是凭借自身的豁达开朗,每一次都以精彩的诗文应对,同时在吃货的世界中,发现自然之美。

苏轼

高考遇贵人

学霸苏轼当时父子三人一起赴京考试,这个在我们国家刚开始恢复高考时候出现过,后来都很少见了,大家高中毕业最多复习几年便放弃高考了。可是在古代,很多文人把考试当做毕生事业,比如我们学过的《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到50岁才考中,这个在古代很正常,比如道光时期的陆云,103岁还去参加考试,古人一生死磕科举非常常见。

范进中举

他们父子三人首先拜会的是当时京城的大官张方平,此人可以说苏轼一家的贵人,对待苏轼像亲儿子一样。张方平当时看了父亲苏洵的文章,觉得他是“王佐之才”,随后看了苏轼、苏辙文章,惊呼二人必成大器。虽让当时与欧阳修关系并不太好,但是还是为苏门三父子写了一封举荐信,陈述苏门三父子才华,史上罕见。

张方平没有看错人,礼部初试中,苏门三父子果然都考进了十三名以内。等到第二年春天要进行殿试,三苏结识了文坛以及政界的大V,欧阳修。刚好那一年也是欧阳修任主考官,欧阳修对当时文风追求辞藻华丽之风非常厌恶,他告诫苏家三父子,文风一定要质朴写实。

这就要提到苏洵的高瞻远瞩,他一直对当时整个朝廷追求华丽辞藻风气十分反感。而此时欧阳修正发起了古文改革运动,要求摒弃那些只追求辞藻的华丽,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如果按照旧标准,苏门三父子也就中游水平,可见历史机遇也非常重要。

和唐朝的科举不一样,宋朝的科举要求糊名的,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密封线。欧阳修有一个门生叫曾巩,文章也特别好,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当时欧阳修看着一篇文章特别像曾巩,为了避嫌,他把这篇深度好文判为第二,谁知结果公布居然是苏轼的文章,苏轼便得了第二名,那年苏轼20岁。

一生的克星

苏轼的刚要做官那年,他母亲去世,按照当时宋朝的法律,苏轼要回去守丧,直到1061年苏轼才任命为大理评事。在此就任期间,他遇到了一生的敌人章惇(dun),和苏轼一样,章惇也是个富有才华而且性格开朗的人,这也是苏轼欣赏他的地方。在有一次他们俩去芦关结伴旅行,看到对面崖壁非常光滑,很适合题诗,但是中间相隔悬崖,而且只有一条窄窄木板能过去,张惇胆子非常大,要求过去题诗,苏轼不愿意玩这种冒险的游戏。于是张惇就独自一人,踩过木板,攀住悬崖壁上绳子,题了“苏轼张惇游此”六个大字。

苏轼用手拍了拍张惇的肩膀说:”你这早晚会杀人呀!“张惇好奇问:”为什么呀?“”敢于玩自己的性命,别人的性命当然也不在乎了。“在1094年,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让张惇为宰相。因为在高太后时期,张惇被监禁,因此他编造了一个谎言,让哲宗相信太后曾一度想废掉他,所以不能让高太后进祖庙,最后在群臣的阻扰下,哲宗虽然最后放弃了,可见此人的仇恨之心多重。张惇为了报复司马光,要求砸了这位前任宰相的棺木,并进行鞭尸。他大力启用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新党,排斥旧党,因此58岁的苏轼便被贬到广东惠州。

就在这一年,他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也去世了,再加上被贬,估计很多人会一蹶不振,但是苏轼依然保持了他的乐观态度,他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是在此时写作的。在惠州,他品檀香,练瑜伽,走到哪儿都会品酒写诗,同时他还在惠州开发了烤羊脊、烤鳗鱼等。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关注民生,与太守合作,在惠州修了两座桥,还修了一座放生池。因为当地粮食价格失衡,他给朝廷写了陈情书,减免税负等。另外还把在黄州时候发明的”浮马“带到惠州,减轻农民插秧时候的辛苦。

斜杠青年

苏轼这种天性豁达,与他斜杠青年特性分不开的。在宋代诗歌领域,能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在豪放派诗词领域,能与辛弃疾并成为”苏辛“;而在散文方面呢,能与欧阳修并成为”欧苏“;在书法领域更是比肩当时大家蔡襄、米芾(fu);在哲学上他是当时宋代三大哲学派系中的蜀学代表人物,虽然他一直不承认。他一生当中留下2000多首诗,300多首词,4000多篇散文,绘画与书法更是不计其数,当时不论朝廷内群臣还是仁宗、神宗,都是苏轼的铁杆粉。

苏轼书法

苏轼在被贬到黄州的时候,朝廷有一阵子都看不到苏轼的诗词,大家都在谣传,苏轼死掉了,当谣言传到神宗那儿的时候,他放下碗筷,扼腕叹息。后来又有新的诗文传进宫内后,神宗才转忧为喜。包括后来的康熙、乾隆也是苏轼的粉丝,康熙在常州苏轼被贬的地方,题了:“坡仙遗范”,乾隆不甘落后,也题了“玉局风流”。

苏轼一生被贬了三次,无论被贬到哪里,他都心胸豁达,济世苍生。在杭州,当时遇到了几十年难遇一次的旱灾,杭州西湖都快要干涸,饿死之人如果不能及时掩埋,便会产生瘟疫。苏轼到任后,陈情朝廷免除杭州的税负,并请求赈灾拨款。在苏轼组织下,和尚、道士进行巡诊,并隔离群众,瘟疫得到有效控制。西湖当时是钱塘江的泄洪区,淤泥很深,能泄洪的水量很低,苏轼组织人手,清理淤泥并在一旁建立堤坝,这是我们去西湖见到的苏堤。

苏堤

在登州,当地百姓吃官盐负担非常中,在考察民情后,上报朝廷允许百姓吃本地晾晒盐,大大降低了本地百姓负担;同时上书朝廷,练习海军,加强海防,有效防范倭患。在扬州,发现扬州灾年税负比丰年还要重,上奏朝廷缓解对扬州地区的赋税征收,并恢复扬州漕运;当时扬州效仿洛阳办牡丹花会,盛行奢靡之风,苏轼到任叫停花会。

晚年苏轼

苏轼在61岁的时候,被贬到海南岛的儋州,那时候的儋州可不是我们现在的度假天堂。海南潮湿气闷,冬天雾气非常重,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是个噩梦。据说苏轼在惠州的时候,所写的诗文被张惇看到,他觉得苏轼死不悔改,于是再贬。

年过花甲的苏轼离自己的故乡眉州越来越远,他自己也感觉到时日不多,他的小儿子苏过把家室留在惠州,过来陪父亲。

公元1100年,65岁苏轼在宋徽宗上任时被特赦,但是他在返回路上病死在常州,一代文豪就此陨落,时隔25年后,北宋灭亡。

苏轼无论在任何环境都保持乐观,在每天枯燥的生活里,寻找乐趣。在跌宕起伏的一生里,他既能够在庙堂之上舌战司马光,也能够在偏远山区对话老叟。虽然他肉身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但是他的诗文、画作、哲学思想等永留世间。

2. 苏轼写牛的诗有哪些

戴嵩画牛①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②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③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④入两股间。今乃掉尾⑤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⑥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⑦。”不可改也。【字词注释】①选自《东坡志林》,作者苏轼。嵩(s#ng)。②囊(n2ng):袋子。此处指画套。③拊(f()掌:拍手。④搐(ch)):抽缩。⑤掉尾:摇尾巴。⑥然:认为对。⑦婢(b@):女佣人。【诗文翻译】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他用锦缝制了画套,用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3. 苏东坡有关牛的诗

1、《满庭芳·桐叶霜乾》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桐叶霜乾,芦花风软,晓来一色新秋。碧光无际,良夜月明楼。瑞应长庚入梦,钟奇秀、特产贤侯。堪夸处,雄姿英发,连箭射双雕。

回头。思往事,皂囊三进,豪气冲牛。记前回凤诏,空下南洲。冷笑浮云坠甑,鲈鱼美、归老扁舟。祝君寿,青山不尽,绿水自悠悠。

2、《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3、《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倾盖相逢胜白头。故山空复梦松楸。此心安处是菟裘。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愿为辞社宴春秋。

4、《减字木兰花·惟熊佳梦》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惟熊佳梦。释氏老君亲抱送。壮气横秋。未满三朝已食牛。犀钱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坐。多谢无功。此事如何到得侬。

5、《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4. 苏轼写牛的诗句

(第一首)

  夜迎寒露昼披尘,沐雨经风铸己身。

  豪气十足终不变,一犁耕暖万园春。

  (第二首)

  吟罢苍凉歌劲风,火牛冲阵壮神功。

  尖刀双角四蹄奋, 青史扬名照样雄!

  (第三首)

  宵衣旰食为民求,我较西邻高一头;

  举国同心争保八,中华豪气壮如牛。

  (第四首)

  四踢陷土不灰心,昼夜匆忙奋力拼。

  奶肉骨皮皆奉献,意无索取半分文。

  (第五首)

  牛鬼蛇神忝列名,十年埋首忍嚣声。

  衔冤不减躬耕志,恪守良知垄亩行。

  (第六首)

  发家须向干中求,泽惠三农有奔头;

  分付儿孙勤着力,撩秧下种早鞭牛。

  (第七首)

  善良憨厚尽忠心,境苦食酸不惧贫。

  猎榜无名抛马后,力将甘奶赐群民。

  (第八首)

  同称牛马命殊悬,尔立军功吾绝缘。

  伯乐只闻千里赫,须知稼穑食为天!

  (第九首)

  民富国强同气求,金融风暴雪吹头;

  鞭声除夜神州激,报送朱熹入丑牛。

  (第十首)

  不趋高秀不嫌贫,沃瘠同视苦耕耘。

  汗落泥沙禾土润,唯求育艳满园春。

  (第十一首)

  股指升沉系万民,牛年未到盼余行。

  鼠期虽晦春光近,抖擞何辞旺市神。

  (第十二首)

  十月雷霆华夏期,老牛运转奋蹄时。

  鹏城崛起春潮漫,争睹拓荒风采姿。

  (第十二首)

  晨染斜阳送奶馨,暮织霞锦奋蹄奔。

  冬寒雪舞闲无用,扯下毛皮暖众身。

  (第十三首)

  诗肠何用苦搜求?处处风光到笔头;

  倚马千行潇洒待,纵然一误亦成牛

5. 描写牛的著名诗句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搏牛之虻 版筑饭牛 充栋汗牛 椎牛发冢 吹牛拍马 槌牛酾酒 椎牛歃血 椎牛飨士 初生牛犊不怕虎 床下牛斗 喘月吴牛 对牛鼓簧 带牛佩犊 对牛弹琴 多如牛毛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 服牛乘马 放牛归马 风牛马不相及 饭牛屠狗 割鸡焉用牛刀 归马放牛 隔山买老牛 汗牛充栋 汗牛充屋 呼牛呼马 汗牛塞栋 呼牛作马 襟裾马牛 鸡口牛后 裾马襟牛 九牛二虎之力 瘠牛羸豚 九牛拉不转 九牛一毫 九牛一毛 鸡尸牛从 茧丝牛毛 鲸吸牛饮 扛鼎抃牛 犁牛骍角 老牛破车 老牛舐犊 犁牛之子 马勃牛溲 马浡牛溲 猕猴骑土牛 卖剑买牛 马面牛头 马牛襟裾 买牛卖剑 马牛其风 目牛无全 买牛息戈 目无全牛 牛不喝水强按头 牛刀割鸡 牛鼎烹鸡 牛刀小试 牛高马大 牛鬼蛇神 牛黄狗宝 牛骥共牢 牛角挂书 牛角书生 牛骥同槽 牛骥同皂 牛骥同皂 牛角之歌 牛口之下 牛郎织女 牛马襟裾 牛毛细雨 牛农对泣 泥牛入海 牛溲马勃 牛溲马渤 牛头不对马面 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马面 牛童马走 牛听弹琴 牛蹄之涔 牛蹄之鱼 牛蹄中鱼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牛星织女 牛衣病卧 牛衣对泣 牛衣岁月 牛羊勿践 牛衣夜哭 牛之一毛 庖丁解牛 气冲斗牛 气冲牛斗 气喘如牛 气克斗牛 骑牛读汉书 骑牛觅牛 牵牛下井 敲牛宰马 牵牛织女 气吞牛斗 齐王舍牛 气壮如牛 如牛负重 杀鸡焉用牛刀 司马牛之叹 散马休牛 鼠入牛角 兔角牛翼 童牛角马 土牛木马 屠所牛羊 吴牛喘月 问牛知马 蜗行牛步 亡羊得牛 休牛归马 休牛散马 犀牛望月 蹊田夺牛 羞以牛后 犀照牛渚 一牛吼地 一牛九锁 一牛鸣地 一牛鸣 以羊易牛 争猫丢牛 执牛耳 钻牛角尖 壮气吞牛

牛不吃水强按头:比喻强迫人做不愿作的事。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比喻人缺乏自知之明。

牛犊子追兔子,有劲使不上:指受某种条件限制,有力气也使不出来。

牛耕田,马吃谷: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

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比喻对手再强也会有办法制伏。

牛套马,累死俩:套:指套车。指一快一慢,互相牵掣。比喻做事难以合作。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胡拉乱扯,二者毫不相关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指不凭空说大话,要看真本事。

6. 关于牛诗句有哪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萊垍頭條

7. 自创关于牛的古诗

牛转乾坤欲问仙,寒光剑影战边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印美度燕山。

8. 苏轼写牛粪的诗

与人为善,灵魂的彼岸 苏轼与惠崇戏语牛粪与如来,我们从这个小小的戏语中无法判断谁“心存牛粪”,而谁却“心存如来”。

但就是这一个小小的戏语,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一个人内心的善恶之辨。善,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单纯,善良,而是一个人内心的宽容,思想上的博爱,与人与物的忍耐。为善是中国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讲的仁义道德,佛家讲的普度众生,道家讲的修身养性,都是一种与人为善精神的体现。古人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道”是什么,何以变化而生万物,恐怕其中的精髓就是“为善”。姬昌初春打猎获母鹿而不取,以“善”而闻名,此后所以兴周;三国时,周瑜贪利而中计,受三气而卧于床,怀恨抑郁而终。善从德来,得从容来,容从志来,志自“无欲”而来。故古人讲: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在青年时有一次清晨外出,过一座桥时遇到一位老人坐在桥头,老人看到他时,故意把脚一缩,鞋掉到了桥下。接着老人很不客气地对他说:“小伙子,去把我的鞋捡上来。”张良恭恭敬敬将鞋捡了上来,并为老人穿好。后来张良由此得到一部兵书,继而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事家。这就是著名的“圯下之履”。张良若无虚怀若谷的德行,怎么可能与人为善。正因为他有指点江山,运筹万里的宏图,心中怀有济苍生于乱世的善念,才能使其行善而受益终生。时光飞逝,到了现代社会,与人为善仍然是一种美德,无论东方西方,为善仍然受到充分的肯定。我们现在的社会讲“法治”,同时也提倡“德治”。何谓“德治”,就是要求人们净化心灵,与人为善,与物为善。为善在有些人看来是 “划不来”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与他人为善会损害自我的利益,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与人为善,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怎样? 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我们与人为善,并不是为了索取什么。因此,我们自己心中只要有善念,就已经是精神上的升华,而不必去刻意要求别人怎样。所以我们为善,为的只是达到心灵的彼岸。

9. 苏轼牛屎诗

佛与牛粪——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一日,苏东坡与好友佛印一起坐禅,苏东坡问佛印:“大师,你看我的样子如何?” 佛印说:“在我眼中,居士像尊佛。”接着佛印问苏东坡:“居士,你看我的样子又如何?”苏东坡挪揄地说:“像堆牛粪。”佛印听了,并不动气,只是置之一笑。苏东坡回家后,得意地把这事告诉他妹妹苏小妹,苏小妹听完说:“哥哥,你输了。一个人心里有佛,他看别的东西都是佛。一个人心里装着牛粪,什么东西在他眼中都是牛粪。”

  人的内心决定人的视野和行为,什么样的人看到什么样的世界,骗子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想骗他;老实人总认为天下无贼。“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也是这意思,虽然现在社会人心不古,确有一些丑恶现象伤害到我们的情感,但请不要因此去改变自己善良的心,因为心中装着牛粪的人,看到的只有肮脏,就会不开心;只有心中充满阳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生活才会快乐。

10. 苏轼写牛的诗句有哪些

《书戴嵩画牛》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先写杜处士爱好书画,尤为珍惜戴嵩所作《斗牛图》一轴;然后在此铺垫基础上突出一牧童拊掌大笑斗牛画的情景;最后以古语结束全篇,暗讥当政者不尊重现实而胡乱变法改制的错误行为。全文短小精悍,情趣盎然,语言流畅明快,颇为生动,阐明了绘画要讲求形似,寓含着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朱靖华:苏轼在《戴嵩画牛》中,批评戴嵩画牛图的失真,是由于画家“观物不审”的结果。一个艺术家,即使像戴嵩这样有修养的画牛大家,如果对某个生活细节观察得不够准确,也会形成笑柄,甚至竟被一个牧童所耻笑。苏轼引述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话,即主张向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学习,这表现了他进步的艺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