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论文的文献(养牛论文的文献怎么写)

      编辑: 傅瑞 阅读

1. 养牛论文的文献

天花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病,在历史上它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据考证, 仅在18世纪,世界上死于天花病的人数就达1。5亿。自詹纳发明牛疸免疫法后,人 类才开始逐渐从天花的魔爪下挣脱出来。

为了预防天花病,需要接种牛痘疫苗,而用牛痘疫苗来预防天花病的方法是英 国的一位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于1798年发明的。 在詹纳医生的家乡附近,有许多牧场,许多人靠养牛挤乳为生。

有一天,村里 —位挤牛奶的女工来看病,詹纳发现病人出现发热、背痛和呕吐等症状,以为她患 了天花病,当时这一带正流行天花。但是那位女工却不认为自己患了天花病。詹纳 笑着问她:“你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得天花病呢? ”女工回答:“我已经得过牛痘了。

”得过牛痘就不会再得天花了吗?詹纳非常重视这件事。詹纳经过一段时间的分 析和研究,发现牛痘是牛感染了病毒后长的一种脓疱疮,挤奶的女工也会被传染上 这些牛痘病。这些受过牛疸传染的女工,很少会再患天花病。

1798年5月14日,詹纳医生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以便弄清牛痘与天花的关系。 他从一名正在患牛痘病的女工莎拉皮肤的脓疱中取出的少许脓汁,接种在一位8岁 男孩菲普斯的左臂上。

不久,牛痘出现在菲普斯的左臂接种部位,并且结了痂,还 有疤痕留下。6个星期后,詹纳又将天花病人脓疱中的脓汁接种在小菲普斯的右臂内。 前后共接种过20次天花病人的脓浆,菲普斯却安全无事。 詹纳医生对自己的大胆实验越来越有信心,接着又为22位健康人接种了牛痘 的脓液,这些健康人都避免了天花传染的灾难。

几经研究,詹纳终于发现接种牛痘 疫苗后,在牛痘病毒的刺激下,人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与天花病毒再接触时, 人就不会得天花病了。1798年,詹纳公开发表了关于这项研究的一篇论文。 从此,用接种牛痘的方法预 防天花病,就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经过将近200年的努力,天花病终于在全世界绝迹了。

2. 养牛论文的文献怎么写

可以,蚯蚓体内富含动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尤以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较高,是不可多得的优质动物蛋白质饲料,它可以替代鱼粉作为禽、畜、鱼及特禽、特种水产品的饲料添加剂.因此,蚯蚓作为一种蛋白质饲料的原料,可以很好地补充我国未来蛋白质饲料的不足.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3. 肉牛养殖论文

当然厉害,sci论文是学术论文中的顶尖论文,学术论文发表如果按照级别和价值排序的话,就是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级论文、国际学术论文,其中国际学术论文中常见的类别有sci论文、ei论文、istp论文等,其中,sci论文等级和价值最高,所以sci论文比国内核心还要更胜一筹,自然能发表sci论文是非常厉害的

4. 奶牛养殖论文

酵母培养物改善瘤胃功能酵母培养物为瘤胃提供营养,有助于改善瘤胃健康和消化率。许多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的结果显示,酵母培养物对不同泌乳阶段的奶牛都能产生积极作用,可以增加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促进瘤胃纤维消化,提高氮利用率,缓解热应激。

一项荟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泌乳早期饲喂酵母培养物可以增加奶牛的产奶量(约2.5磅,约1.13kg)和干物质采食量。

泌乳中后期饲喂酵母培养物,可以增加饲料转化效率。

5. 养牛生产学论文

B090403畜牧兽医(本)开设的主要课程:英语(二)、计算机在农业中的应用、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畜牧业经济管理、家畜饲养与饲料、兽医临床医学、兽医生物制品制造、家畜病理学、家畜繁殖学、饲料毒物与卫生学、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家畜生理学、畜牧兽医生产实践、家畜解剖及其组织胚胎学实践、家畜病理学实践、家畜生理学实践、计算机在农业中的应用实践、畜牧微生物学、毕业论文等课程。

A090413畜牧兽医(专)开设的主要课程:动物生理生化、动物繁殖学、家畜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动物生产学、兽医学、牧场设计与管理、畜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饲料加工技术、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践)、动物生理生化(实践)、动物繁殖学(实践)、动物生产学(实践)、家畜病理学(实践)、饲料加工技术(实践)、牧场设计与管理(实践)、畜牧兽医综合技能生产(实践)。

6. 养牛的方法和技术文献

送春系蕙兰的变种之一,主产于四川邛崃、都江堰、北川、平武、安县、青川、江油等盆地周边地区(与四川以南地区的一种芦兰极为相似,但根较细长,无绒毛)。叶较多,一般7至13枚、多达18枚,色浅,叶质较薄软,一般弯曲下垂,叶脉不明显,较多的叶片在基部排成一字型,一般有较明显的叶节;假鳞球不很明显;花莛稍弯曲,花朵并不像有些文献中所说的较小,而是有大有小,大的花径可达10公分左右;萼片多少卷曲或扭曲;花香类型十分丰富。花期通常2至4月。

近年来,由于人们不断发现送春中有许多品种实在是令爱兰人士魂牵梦萦,曾掀起了一股股购买热和栽培热,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人们却意外发现送春难养、发苗率很低、不易开花,因而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由于一般人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企望高发苗率的心态在作怪,有必要指出,这种思维方式和我们的兰花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本人通过数年的试养、观察研究和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却是:送春好养、易开花、易发苗。

说不好养,也不无道理,是因为养送春的人把它当成春兰春剑来养,它当然就不走根、不发芽、不开花就像养猪和养牛一样,您用同一种方法去养他们,牛就会长得很肥,而猪就会长得很瘦。之所以人们不会把猪用养牛的方法养,是因为人们早已知道牛和猪的生活习性是不同的。要养好送春,也就务必弄清其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否则,您会误认为送春没有其他兰花那么近人情。这里我把我所考察、取经、试验等等所获作一个简要的汇报,以供养兰人士指正和交流:

一、送春的生态环境及其生理特征:

1、生态环境:送春一般生长在海拔1000至3000米的山林中,根系特别发达,或舒展、或盘曲于厚厚的枯枝、枯叶积层之中,夏天喜阴凉,冬天喜光。可耐气温一般在零下5摄氏度至28摄氏度;空气湿度一般在60%至95%;喜群居,往往十多苗甚至二、三十苗为一个大家族,常常开出数箭甚至多达十几箭秀雅清丽、沁人心脾的花。

2、生理特征:

(1)、叶多,最多十八枚左右;叶阔,有达2厘米左右的。

(2)、根长,可达八九十公分;细、柔,可以在指头上缠绕而不裂、断。

(3)、假鳞球不十分明显,每两个假鳞球之间连接十分紧密,如果用手硬性扳开,常常会把其中一个撕掉一部分而造成损害。

(4)、叶基部相对,成一字形排列,往往被一层厚厚的、黑黑的腐殖质粘附着,除非您用刷子刷,否则难以除掉。 二、分析推断

1、叶多,也就是说比一般的兰草蒸腾作用较强,需要的水分相对要多,同时,光合作用也相对较强。

2、根长,说明它强烈需要在极为不稳固的基质中尽力稳固自身,以便充分猎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根细,说明他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多,而不单一;根柔软,说明它一直生长在松软的基质中,迂回曲折则是因为遇上了较硬的物质而自然回避。

3、假鳞球不十分明显,暗示送春的营养储存量很少;假鳞球之间连接极为紧密,充分说明由于送春储存的营养较少,而需要同伴们的相互补给株与株之间的相互依耐性特别强,大有同生死共患难之物性。我曾用一兜近30苗的送春很瘦的松软质料中做实验,他们在没有任何肥料给补的情况下长势非常茂盛,年年开出许多的花,人见人夸。

4、叶基部相对,成一字形排列,粘附着一层厚厚的、黑黑的、不易弄掉的腐殖质,说明有一部分它所需要的养分是由叶基部获取的。

三、栽培管理

根据送春的生长环境和生理特征,我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实验:

1、兰盆的选用

(1)、简陋型:使用较大较深的木桶、无底竹篾密编背篼、上箍两道的四片盖房陶瓦,置于潮湿阴凉之处,先用卵石、瓦砾、木炭等垫底1/4厚度,再植入。

(2)、普通型:采用直径30公分左右、高20公分左右、底及四壁有孔的矮陶盆,仍用木炭等垫底1/4高度,再植入。

(3)、观赏型:购买高30公分左右、腰径18公分左右的兰花专用高腰陶盆,内置一低矮透气罩,再植入。

2、植料的配合

(1)、森林里厚厚的枯叶、枯枝等堆积物,是送春的最好植料,但只要中上层较粗的部分,底层细如面粉的黑土千万不能用,以防阻碍透气、滤水和稍干浇水不透,枯死兰根,从而伤害兰苗。适当添加一些腐熟过的、断成长3公分左右的细小树枝更好。杀虫灭菌一周后可用。

(2)、腐熟过的细小树枝段10%、采集并经过堆积而腐熟过的老树叶(不用嫩叶,因为纤维素特别少,容易腐烂淤积,造成透气不良)80%.杀虫灭菌,一周后加入兰菌土10%配合而成。

3、上盆

送春,一般必须保证三株以上连体健康苗方可上盆,万万不可抱着只求品种或急功近利的想法分单培植!

植料的垒培高度较其他类兰稍高,以覆盖假鳞球至叶基部为宜。

关于上盆技术一般人都已掌握,这里就不再啰嗦。

4、管理

⑴、要经常查看植料的干湿度,千万不能过干,以免浇水不透;也不能过湿,以免烂根。湿度,以手捏不出水滴为宜。

⑵、要定期检查植料是否下沉,如果是,要及时补充新的植料,以免缺乏养分和基部湿度不够。

⑶、一般最长两年换盆一次,以确保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充足的营养。

7. 养牛专业技术论文资料

文化低就是素质低吗?

答案是肯定的。一个没有文化的人,素质肯定不会高尚。

但是,千万不要把文化等同于知识。文化与知识是两码事。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什么是文化。如果搞不清这些,也就不存在高低之分了。

一、知识与文化不能划等号。

现在似乎有一种偏见,认为谁掌握的知识水平越高,谁就越有文化。这是把知识和文化划等号了。其实,知识和文化是两码事,根本不搭界。

一个人可以有大学文凭,或者是研究生,博士,学者,专家,教授。但他们只是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不一定有文化,也不一定高素质。

一个朴朴实实的农民,没上过一天学,也不识字。但是他不一定没有文化,也不一定素质低。

再通俗一点讲:有文凭,有职称,有官衔,整天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但他们不一定有文化,更不一定高素质。

而绝大多数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显然是有文化的,更是高素质的。

二、文化和素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文化呢?

愚以为,文化就是一种善良质朴的修养。

这种修养有后天培养的,也有先天形成的(人之初,性本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密不可分。

如果举出这样的实例,恐怕三天三夜也举不完。就拣存在我们身边的两个例证:

1、那么多贪官,绝大多数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他们做的那些坏事,是有文化么?如果他们有文化,文化岂不成了坑人的事情。

更可笑的是,他们在惭悔的时候,第一句话往往是:我是个农民的儿子。你看,这时候他想起农民了。言外之意,他作为农民的儿子,出身本来是好的,素质是高的,只不过后来变坏了。

这就充分说明,官职学历职称,和文化一点都不搭界。

2、某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在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房价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空气质量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上,发表的观点像外星人一样,没有基本的常识。比如房价不是高了,而是低了,在城里买不起房子可以去郊区农村买等等。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举。

这种人有文化么?如果他们有文化,文化岂不成了胡说八道的代名词。

当然,这些人也可能是缘于某种私利,故意正话反说。如果是这种情况,只能是另当别论,不在本文探讨之列。

三、文化与善良贴得最近。

看一个人是否有文化,主要看他是否善良。有了善良之心,自然会讲文明,懂礼貌,讲道德,守秩序。能做到这些,这个人的素质自然就是高尚的,就会脱离了低级趣味,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都有益处的人。

结语:

1、文化与素质是一对孪生姐妹,须臾不离。

2、文化与知识毫无关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